2023年秋季学期反思与批判第一讲回顾 |王丁 |他异性中的同一——再论谢林晚期哲学的体系性

发布时间:2025-10-12浏览次数:10




  2023911日晚,由“阿多诺选集”编委会主办的反思与批判系列讲座2023年秋季学期第一讲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丁副教授主讲,题目为“他异性中的同一——再论谢林晚期哲学的体系性”。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助理研究员夏钊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雷思温担任评论人。


01


  王丁老师首先回顾了对于谢林哲学中体系性问题的现有研究,并指出,不能脱离体系而片面地理解谢林哲学。因而,重要的恰恰是让谢林的一系列观点在一个体系之中呈现出来。对谢林哲学体系的克服,必然以对其体系的理解和重构为前提,而这正是我们当前亟需完成的工作。



02


  理解谢林哲学之体系性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肯定哲学与否定哲学的关系。王老师强调,之所以需要以体系的方式来呈现一种哲学方案,一定是因为体系内部存在着有内在张力的两个方面。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相同者与自身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是他异性中的同一。谢林早期致力于处理独断主义和批判主义的融贯问题,到同一哲学阶段则尝试将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这两种相冲突的体系置于同一哲学体系之中。同一哲学内部可以划分三种不同层次的同一性,即绝对同一性作为同一性的同一性以及前两种同一性之间的同一性


  1827年之后,谢林提出肯定哲学与否定哲学的区分。肯定哲学以理性的直接性和肯定性为起点,其开端是“先行于理性的绝对在先者”,否定哲学的特点是以“否定”为其内部的运作机制,其开端是“理性中的最小值”。对于谢林来说,尽管这两个方面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却仍然是某个相同者的自身关系,仍然需要在一个体系之中被理解和把握。就此而言,晚期谢林仅仅是扩展了理性的自身关系,亦即,让理性以自身为导向,进而在自身之中找到那个绝对的在先者。最后,王老师表达了他的观点和结论:尽管处在他异性的紧张关系中,肯定哲学的同一性与否定哲学的同一性仍可视为相同者的两个方面,而这个相同者的存在层次需要进行二重化的审视,并且这里体系性关系的精细构造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03


  在评论环节中,雷思温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报告。雷老师指出,王丁老师的报告恢复了谢林哲学应有的质感和目的。事实上谢林始终没有放弃过大全一体的科学的体系性。谢林对斯宾诺莎的重要继承就在于绝对者的自身肯定,绝对者始终将自己视为一个自身同一的体系。在王老师所重构的思想路线中,可以看出,谢林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哲学家,其不同时期所探索的道路均指向绝对者以其自身同一为顶点的的体系哲学构造。


  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中,线上听众围绕理性的绽出同哲学经验主义的关系、肯定哲学方法的应用、自然哲学与肯定哲学的关系、谢林同布洛赫的比较与对话等问题积极提问发言。王老师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出回应与解答。



End


  本次讲座吸引了诸多对德国古典哲学感兴趣的学人。在各位老师、各位同仁的参与支持下,讲座取得圆满成功。本场讲座是反思与批判系列讲座2023年秋季学期的第一场,欢迎学界同仁持续关注系列讲座的后续场次。




文案:吕润生  海报:周怡辰  编辑:李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