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学期反思与批判第一讲回顾 |罗松涛 |自由时间辩证法——从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谈起

发布时间:2025-10-12浏览次数:10



    

  2023317日晚,由“阿多诺选集”编委会主办的反思与批判系列讲座2023年春季学期第一讲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罗松涛教授主讲,题目为“自由时间辩证法——从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谈起”。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助理研究员夏钊主持,四川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杨顺利担任评论人。


01


 罗松涛老师的讲座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出发,展开对阿多诺社会批判理论,特别是其关于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的辩证法思想的讨论。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所指向的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艺术领域的虚假欺骗特性。《启蒙辩证法》深刻地揭露了文化工业给人带来的一种“伪个性”(Pseudoindividualität),这使得沉浸其中的人们在一种精心营造的伪现实中伪经历着一种伪生活,从而丧失了个体的真正个性。文化工业的产生代表着现代社会秩序对人们的包括闲暇(Musse)在内的生活进程的侵袭与统治。



02

    

    在《自由时间》演讲稿中,阿多诺阐明了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的根本区别。阿多诺强调,真正的自由时间并非与不自由的时间相对立。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区分了“作为人进行生产”的劳动和“为了生存”的劳动,前者本身是人的自由的实现,后者则是一种异化劳动。唯有在私有制基础上出现的后一种劳动,才是对自由时间的排挤与侵占。然而由此一来,我们也就只能借助于这个与异化劳动相绑定的不自由时间来获得对自由时间的规定与理解。阿多诺指出,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自由时间依赖于社会的总体状况(gesellschaftlicher Gesamtzustand),这种总体状况将人们置于一种魔咒(Bann)之下。在现实中,人们既不能自由掌控他们的工作,也无法自由掌控自己的意识,后者表现为文化工业对人们闲暇时间的强制。阿多诺强调,在这种强制之下,人们所进行的是一种虚假活动,这种虚假活动所表达的无非是一种自我放弃的意愿。


    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上述病症,阿多诺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借助于个体的真正兴趣来抵抗文化工业的“总体性吸纳”。阿多诺无意描述自由社会的景象,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是“一种最终能够使自由时间转变为自由的成熟机会”。阿多诺的自由时间辩证法揭示出,单纯闲暇意义上的“自由时间”远非自由之境,真正的自由时间是自我决定自我做主自我筹划的时间,其只有依托于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被不断地创造出来。最后,罗老师将阿多诺在此所做的工作及其意义概括为:借助具体而微地反思个体的错误生活,进而揭批造成这种错误生活的社会历史情境,由此发掘出个体生命的自由可能性。



03


    在评论环节中,杨顺利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报告,并从“现代生活中的自由时间如何是不自由的”、“文化工业批判框架下的自由时间”和“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察”这三重视角总结和概括了报告内容。杨老师指出,阿多诺的自由时间思想提供了《启蒙辩证法》中启蒙蜕变为神话的另一个版本。按照《启蒙辩证法》的整体思路,个体自由的丧失恰恰就是理性化的过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此而言,自由时间之不自由正是这一思路的引申和展开。对于自由或自由时间究竟是什么,阿多诺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这本身就是一种阿多诺式的留白。在某种理想意义上,自由时间应该成为劳动时间的延长,进而这二者的界分也将就此消融在一种协调一致之中。
    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中,线上听众围绕人类个体在文化领域中的受动性、阿多诺前后期思想的差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于阿多诺自由时间理论的影响等问题积极提问发言。罗老师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出回应与解答。



End


    本次讲座吸引了诸多对社会批判理论感兴趣的学人。在各位老师、各位同仁的参与支持下,讲座取得圆满成功。本次讲座是反思与批判系列讲座2023年春季学期的第一场,欢迎学界同仁持续关注系列讲座的后续场次。





文案:吕润生  海报:周怡辰  编辑:李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