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学期反思与批判第四讲回顾 |侯振武 |关于社会的思辨:阿多诺的社会哲学

发布时间:2025-10-12浏览次数:10



  20231215日晚,由南开大学哲学院、“阿多诺选集”编委会主办的反思与批判系列讲座2023年秋季学期第四讲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侯振武副教授主讲,题目为“关于社会的思辨:阿多诺的社会哲学”。讲座由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爱民副教授担任评论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助理研究员夏钊主持。


01


  侯振武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讲座的内容:一是界定阿多诺社会哲学的含义;二是分析社会的悖谬特征;三是说明阿多诺认识社会的方法。


  关于社会哲学,侯老师指出,在《社会学文集》中,阿多诺很少使用“社会哲学”一词,而是更多地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阿多诺没有社会哲学思想,而是主要因为阿多诺不想强调社会哲学的独立性,因为社会哲学是其哲学思想切入现实的中介。这种社会哲学包含了两层任务:一是在理论上反思和批判作为具体科学的社会学,而这种批判如果是彻底的,就会进展到对社会现实本身的批判



02


  随后,侯老师指出,社会是阿多诺的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并且具有悖谬的特征。而这种悖谬特征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对抗性的总体。在此,总体既是由人所创造的,又成为了高于人的、与人相矛盾的体系。因此,总体既是现实的,也是需要被批判的。实证主义所讲的不可还原的社会事实,都是被这种社会总体所决定的。与此同时,人们也需要通过作为显象的社会事实来把握隐藏在背后的社会总体。此外,阿多诺还借助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借助了等价交换来说明社会。在现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等价交换导致了现实抽象与量化。这种量化又导致了对于质的排除,从而并没有导向真正的平等,而是导向了新的等级制度。


  最后,侯老师指出,阿多诺认识社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经验的实证主义的方式,二是哲学的方式。前者适合于研究个别社会现象,后者则以社会总体作为提问的基础。而阿多诺所理解的思辨概念就有助于批判仅仅安于社会事实的实证主义。不过,与实证主义相一致地,阿多诺的辩证的社会学也要批判总体的神话。总而言之,社会总体与个别事实应当具有相互中介的关系:总体需要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学问题,与此同时,单个的社会学问题也需要具有优先性的一般理论的指导。由此,哲学与经验性的社会学之间应有良性互动。



03


  在评论环节中,周爱民老师指出本次讲座的内容切中了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侯老师的讲座捕捉到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社会哲学”一词的合法性问题;二是作为核心概念的社会与总体;三是微观具体与总体之间的矛盾。特别地,讲座揭示了阿多诺对于总体概念的强调。这一强调有助于打破我们对于阿多诺的固有认识,因为我们一般会认为阿多诺强调非同一性,从而会彻底拒斥总体。但实际上,总体依然是具有现实性的。在反对宏大叙事的今天,阿多诺对于总体的强调有助于我们坚守对社会的总体性批判。此外,周老师也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阿多诺所谈的更公正的交换有没有涉及生产领域?如果交换仅仅涉及分配领域,那么这种交换就还没有上升到马克思的高度。由此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阿多诺所追求的平等交换能否解决当下社会的诸多问题?例如,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自主性的丧失能否通过这种平等交换来解决?


  在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中,线上观众也就“一般总体与个别事实的相互促进”、“实证主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阿多诺的社会哲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等问题积极提问。侯振武老师针对所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出了回应与解答。周爱民老师也进行了关键性的补充。



End


  本次讲座以侯老师对阿多诺《社会学文集》的翻译为基础,揭示了阿多诺社会哲学中复杂的矛盾关系,有助于勾连阿多诺的理论哲学与社会哲学。在各位老师、各位同仁的参与支持下,讲座取得圆满成功。本场讲座是反思与批判系列讲座2023年秋季学期的最后一场,欢迎学界同仁继续关注反思与批判2024年春季学期的后续活动。



文案:李晶  海报:周怡辰  编辑:李佳奇  审核:夏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