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兴
性别:男
职务: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院副院长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
工作地点:哲学楼508
电子邮箱:luxing@nankai.edu.cn
研究方向:儒家哲学、中国现代哲学、东亚儒学史
学术兼职: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朱子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哲学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


个人简介


卢兴,男,汉族,籍贯陕西汉中,出生地四川成都,生于198110月。


教育背景


2000——2004年 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2004——2006年 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6——2009年 南开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2012年 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讲师。

2013——2019年 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2016——2017年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奎章阁研究院访问学者

2019——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情况


(一)本科生课程

中国哲学、中国近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儒学导论、《传习录》研读

(二)研究生课程

硕士生课程:中国哲学史观与方法论、中国哲学原著选读、现代新儒学研究、中国现代哲学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哲学与文化

博士生课程:中国哲学前沿问题研究、现代新儒学研究、东亚儒学



科研成果与代表作


(一)学术专著

独著:《牟宗三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1月出版,39万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主编:《中国文化的现代格局与未来走向——方克立思想研究论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51月出版。


(二)学术论文

独撰:《儒家如何定位道德情感?——以朝鲜前期的“四七论辩”为中心》,《孔子研究》2024年第5期。


独撰:《中韩“无极太极之辩”比较论析》,《畿辅哲学研究》第三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247月。

独撰:《研古阐今求实  铸魂立体明用——方克立先生学术思想述论》,《中国哲学年鉴》2022卷,哲学研究杂志社,202212月。

独撰:《“即内在即超越”——牟宗三对儒家德性主体的证成》,收入欧阳祯人主编《中国心学的现代转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11月。

独撰:《从“天下”到“世界”——重思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之关系》,《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独撰:《比较哲学之元理论的自觉与反思——读吴根友教授新著〈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第15辑,长沙:岳麓书社,202012月。

独撰:《牟宗三与黑格尔哲学》,《中国儒学》第十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1月。

第一作者:《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儒家生态哲学定位新探》,《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独撰:《唐君毅论中国传统“自然”观念之特质——以不同时期的三篇文献为中心》,《老子学集刊》(第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0月。

独撰:《论牟宗三朱子研究的诠释方法》,《现代哲学》2019年第5期。

独撰:《“四端”“七情”:东亚儒家情感哲学的内在演进》,《哲学研究》2018年第6期。

独撰:《“良知坎陷说”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方向》,《国际儒学论丛》2017年第2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0

独撰:《从东亚现代性的兴起反思“韦伯命题”》,《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独撰:《梁漱溟“中国式民主思想探析”——兼论儒家思想与协商民主的关系》,《齐鲁学刊》2017年第2期。

第一作者:《儒家“仁德”的内在理路和逻辑层次》,《伦理学研究》2016年第2期。

独撰:《自由·富强·国治主义——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三个主题》,《哲学动态》2015年第3期。

第一作者:《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D0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独撰:《协商民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545日第7版。

独撰:《论牟宗三的“道德—历史目的论”》,《华东师大学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B8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

独撰:《“休谟法则”与中国现代哲学思潮》,《思想战线》2013年第4期。

独撰:《论牟宗三哲学中的“实践”观念》,《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3期。

独撰:《牟宗三对康德“物自身”学说的改造及其内在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第一作者:《中国本土文化身份的反思与重建——基于后殖民理论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独撰:《“事实/价值”等于“现象/本体”吗?——对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一个检讨》,《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第一作者:《从牟宗三哲学看中国哲学的“灵性主义”传统》,《哲学动态》2010年第7期。

独撰:《牟宗三的自由观及其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独撰:《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独撰:《牟宗三与劳思光儒学观之比较》,《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独撰:《牟宗三与阳明学》,《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独撰:《基于实践亲证的儒家信仰——对牟宗三“智的直觉”说的考察》,《齐鲁文化研究》第九辑,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11月。

第二作者:《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面相——从牟宗三、劳思光看港台地区的中国哲学研究》,《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三)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四七之辩与儒家情感哲学的演进”(19FZXB096),已结项。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牟宗三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13FZX019),已结项。

3.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西比较视野下的儒家个体观研究”(TJZX12-003),已结项。

4.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协商民主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项目号:NKZXA1413),在研。

5.主持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牟宗三与儒家哲学传统的现代重建”(NKZXB10140),已结项。

6.主持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目“现代性视域中的牟宗三哲学”(NKQ09058),已结项。

7.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2015YZD07),子课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协商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负责人,已完成。

8.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16ZDA097),子课题“社会转型视野下的现代新儒学研究”负责人,已完成。

9.参与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基本科研项目,担任子课题“中国历史上关于协商民主的思想资源”(NKDDZGYJ1303)负责人,已结项。


(四)荣誉与奖励

2010年,荣获天津市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文综组三等奖。

2012年,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教工先锋岗”称号。

2019年,荣获天津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21年,荣获天津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5年,荣获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5年,荣获南开大学宁一弘道奖教金“魅力教师”称号。

2019年,荣获南开大学宁一弘道奖教金“魅力教师”称号。


自铭箴言


治学做人常以十二字自勉:

宽正 沉潜 谦和 精审 刚毅 诚笃